“协商民主第一窗”联合网

王勇:用情用力引领新时代真善美

2025-06-17 08:56:31 | 来源:联合日报

王勇省政协委员,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潍坊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潍坊学院美术学院院长。

作品入选第十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术展览等重要展览,多件作品获奖,《民生,第一时间》获得山东省第八届泰山文艺奖美术类作品一等奖;主持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项目《中国工匠》、2025年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项目《中华大医》,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出版专著画册3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齐鲁滨

抑扬顿挫,琴分五音乃悦耳;黑白胜负,棋有六道乃悦智;真草隶篆,书归八法乃悦心;水墨丹青,画兼七色乃悦目。

意境之美,是中国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展开王勇的画作,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纵观他的中国画作品之气象,可用“净”“雅”两字概括。“净”是其作品的外部形式语言所体现的个性形态美好,笔墨纯净,色彩淡雅清丽,人物也好,花鸟也罢,所有物象仿佛都经过画者心境的纯化,自然但是脱俗,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怀、情愫和情丝。这源于王勇本人敏锐的洞察感知力和细腻柔和的感情倾向。画是人气质的外化,无论是他的工笔还是工写结合的作品,抑或写意性表达,都能看到他宽泛丰富的艺术经历、扎实正规的艺术根基,与他这种纯净、静谧的创作情感相互交织,生成艺术作品。因此,他的画作中仿佛将世间的纷扰与喧哗涤荡于澄清的净水,以节奏分明的墨线深情地勾勒出清秀娟丽、雅致和超凡的对象,让混沌的喧嚣与浮华无声地在这静雅辽远的方寸间消融……

好的绘画作品里会有灵魂,赋予它人性的气息和意境之美。对于物象秀美的表达,把握不好分寸极易偏向甜俗,然而在王勇的作品中,审美格调的文雅脱俗同样是观者强烈的感受。这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个人的气质秉性和文化修养,王勇做人做事谦和虚心,善于学习和继承,在表现语言方面广泛涉猎又独辟蹊径;审美眼光的开阔与融会贯通,他所曾经接触的重彩壁画、艺术设计等领域对于认识现代审美形式与感受作了铺垫,而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研摩与长期的写生实践,让他对东方美学的意境和哲思感悟深彻,二者的结合,始终是他艺术创作的追求方向。凡是可以提升和丰富绘画审美内涵的有机养分,他都善于尝试和吸收,材料创新对于当代绘画情感表达的尝试实践他也情有独钟。他既研究大型创作的形式与语言,表达宏大深远的思想主题,又痴迷于小品画的轻松抒情,于一花一叶间寻踪灵性之美。

“艺术家要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要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与人民同步伐,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王勇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引领新时代真善美。他还潜心宏大题材或历史事件的创作,通过典型化的形象、构图和表现语言传达题材的本质思想和内在意义,近年来陆续创作了《绿色使者——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创始人王乐义》《民生,第一时间》《力的回音》等代表作。为完成《利迪尔与潍县集中营》的创作,王勇前后花费大约一年时间,收集大量的相关史实和资料。他运用象征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精神相融合的手法,将工笔的精准描绘和水墨的淋漓表现结合,用历史的情境与景象碎片,展现了那些经典的桥段。

“净”的外表与“雅”的气质构成了王勇中国画作品中属于他个人的意境范畴,工、写之间显出纯净、淡雅之寓意,随物流转,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透出一层层更清的情,一层层更晶莹剔透的心境。画外之音,画外之境,散发着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情怀:一味为气象,一味为情怀,一味为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