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将组织开展科技助残创新创意大赛。
省残联副理事长沈晓勇介绍,组织开展这一大赛,一方面是通过搭建科技助残竞赛平台,开展助残领域创意设计和创新产品征集、展示、评选、交流,让助残科技研发和残疾人需求能够精准对接,培育“懂残疾人的工程师”;另一方面是为了激发社会各方面创新热情,在助残科技领域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加快推动助残科技研发、转化和应用、推广,降低助残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让科技创新的成果红利更多、更快地惠及残疾人。
沈晓勇表示,当前助残科技领域仍存在创新氛围不足、产品价格高昂、研发与实际需求脱节等突出问题,大赛旨在通过搭建“三大桥梁”,破解技术供给与残疾人真实需求之间的错配难题,推动助残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
搭建科技创新与残疾人需求精准对接的桥梁。大赛将聚焦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出行、交流、生活等问题,以残疾人实际需求为牵引,引导参赛团队明确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方法、具体场景、最终用户和核心指标,对残疾人工作、生活各方面进行科技赋能,确保科技助残的精准性。大赛与助残科技攻关具有互补关系,大赛参与者不仅仅是科研团队,最了解残疾人困难的家属,甚至残疾人本人,都可以积极提出创意来参与,切实解决技术开发脱离实际应用场景的问题。
搭建助残产品与高标准规范兼容匹配的桥梁。通过大赛“以赛促标”,引导参赛团队主动对标国际国内助残领域先进标准规范,同步改善创新型产品和技术适配性、兼容性不足等问题,形成“标准迭代-技术优化-服务升级”的闭环生态。通过大赛“以标提质”,引导省内相关单位、科技企业等参与各类助残产品标准制定,促进全省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助残产品质量提升。
搭建助残产品与应用市场高效对接的桥梁。将积极发动参赛团队深入残疾人群体,倾听他们的声音,观察他们的生活细节,发掘常被忽视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求,将残疾人的心声和愿望及时反馈、整合,融入科技研发之中,让助残产品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参与的有力支撑。大赛还将邀请残疾人测试员、体验员对参赛产品和设计进行沉浸式体验和多场景测试;邀请残疾人亲属及残疾人服务机构人员,为优化改进助残产品性能和使用体验提出意见建议,降低助残科技成果到达残疾人“最后一公里”的应用难度,加速助残科技成果向普惠性民生服务有效转化。
记者 李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