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登
深化“123”工作法
赋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质增效
东明县政协
发言人:刘广珍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党的信息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协履行职能的基础性工作和独特优势。东明县政协以“一把手工程”为引领,聚焦“双链协同”,发挥“三项优势”,深化“123”工作法,推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相关经验多次被省级以上媒体刊发,创新做法在菏泽市政协系统推广,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一、锚定“一把手工程”,压实责任“一条心”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既是政协履职的“神经末梢”,更是党委政府的“决策前哨”。东明县政协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构建“主席统筹抓、分管副主席具体抓、专委会协同抓、委员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与调研视察同部署、同落实。主席会议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调研、撰写信息,多篇信息获市委、县委主要负责同志签批转办,形成“领导示范、层级联动”头雁效应,凝聚起“上下一条心、全局一盘棋”的强大工作合力。
二、聚焦“双链协同”,激活信息“一池水”
一方面,拓展“数据链”采集点,整合委员活动室、信息联系点、民情驿站等多源阵地资源,构建社情民意实时汇聚网络,推动源头活水持续涌流;另一方面,构建精准“需求链”,建立需求分析机制,聚焦社会热点、堵点问题,提炼具有代表性的民意焦点。通过“数据链”与“需求链”精准匹配,推动社情民意信息从“被动收集”向“主动挖掘”转变,既保障信息源头活水不断,又提升研判建议的靶向性,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参考。
三、发挥“三个优势”,下好赋能“一盘棋”
发挥委员主力军优势。实施“委员信息赋能计划”,依托信息沙龙等载体,提升委员问题捕捉、分析及解决能力。累计开展活动19场,推动281名委员形成“精调研、善写报”的履职新常态,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覆盖面提升至93%,构建起“全员担责、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发挥专委会界别统筹优势。各专委会立足界别特色,挂钩联系2-3个学习活动组,全程指导选题、编辑流程,严格把控政治关、文字关,确保信息主题“精选”、数据“精准”、表述“精炼”。推动89件提案转化为192篇信息,实现“提案建言”与“信息资政”高效联动。
发挥信息员专业赋能优势。组建“社情民意信息导师团”,以“多方联动+团队协作”的动态模式,构建“特色鲜明、触角灵敏”的信息采集网络,提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专业性、精准度与“含金量”。(本期摄影:李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