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一干部休养所(省政协智库联络服务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葛慧君主席批示要求和省政协两级党组工作部署,按照“对标一流方阵、服务两大群体、实现三项融合、建设四型支部”的工作思路,继承发扬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固本培元、守正创新,实现单一型、传统型职能向复合型、创新型职能转变,以“两手抓、两手硬”推动服务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展现理论武装新作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抓严抓实“三会一课”,实现主题党日活动常态化、学习形式多元化,不断提高组织生活质效。每年组织党员赴红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定期为党员过“政治生日”,与部队干休所开展军地联建交流。根据实际情况,对离退休老干部支部采取“现职”支部带“离职”支部的方式,指定工作人员担任学习秘书,通过身体健康党员按居住地组织学习、行动不便党员送学上门、异地党员寄送学习资料等形式,灵活多样协助老干部开展理论学习。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筑牢思想信仰之基、锻造忠诚政治本色,当好新时代党建工作“践行者”。
注重能力提升,实现务实笃行新突破。守成者没有出路,奋进者才有未来。工作中,既要有敢于冲破旧格局、锐意进取的“敢为”,更要有善于应对变化形势、打破定式的“敢思”。建设政协应用型智库,是省政协党组着眼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所采取的一项重点工作和创新举措,也是实现干休所业务转型的关键所在。为顺利实现转型,在充分学习调研基础上,编印智库建设学习材料汇编,起草智库建设实施方案和规章制度,召开应用型智库成立暨首批智库专家聘任仪式,成立了由60名知名专家组成的省政协应用型智库。积极探索智库专家参与政协履职的方式渠道,强化智库资源的统筹协调,服务保障智库专家参加调研视察,开展课题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等,为智库专家深度参与省政协各项中心工作创造条件。推动“数字智库”建设,依托“政协在线”数字平台,开发“省政协应用型智库专家履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智库专家服务联络便捷化、智库专家信息共享化、履职统计智能化。智库成立近一年来,已协调联络150余人次参加省政协各类重要会议及调研、视察、考察、监督等协商议政活动,以勇于改变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当好业务转型发展“实干家”。
践行服务使命,彰显履职尽责新担当。服务保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坚持把服务对象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拓展服务内涵,建立全新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机制,用心用情用力推动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共性服务向个性服务转变、生活服务向人文服务转变。编印智库专家名册,在山东省政协网站和“山东通”设立智库专家模块进行宣传介绍,建立党支部成员“点对点”服务专家机制,定期赴专家所在单位面对面座谈,做实做细专家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打造省政协和智库专家之间双向奔赴的“连心桥”。实行老干部服务“包干制”,建立服务台账,每月定期走访,24小时手机在线。学好吃透有关政策规定,确保老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落实到位。每年召开情况通报座谈会,定期组织活动倡引文明生活新风尚,积极调解老同志家庭内部遗产纠纷、邻里矛盾等历史遗留问题。在服务保障上双向发力,服务智库专家有力度,服务老干部有温度,当好两大群体的“服务员”。
加强作风建设,锤炼久久为功新常态。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之业;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对标全国政协工作标准,强思想正品行、立规矩抓执行、严制度正作风。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用制度的刚性带动工作自觉性,坚持每年制定工作方案,每月完善阶段计划,每周拉出工作清单,通过工作层层分解、事事专人专管,促进工作落实到细枝末节。定期开展廉洁隐患排查,针对巡视问题制定“三张清单”,立说立改,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搜集整理干休所历史资料和休养人员生平简历50余份,撰写历史沿革材料,将宝贵财富转化为红色记忆和思想教育的鲜活教材。加强教育引导,确保智库专家从国情省情和政协实际出发,把握政治方向,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确保老干部明晰底线,不踩红线,让每一名离退休党员都在党组织的有效教育管理范围之内。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事争一流、奋发有为,争做勇于担责的“行动派”。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按照“四强”政协机关建设深入提升活动总要求,省第一干部休养所(省政协智库联络服务中心)将继续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敢为人先的使命感、永不懈怠的责任感,奋力建设智库专家交流平台和离退休老干部温馨家园,为助力省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张仁涛 范民 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