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第一窗”联合网

省政协赴滨州市惠民县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小记

2024-09-18 08:44:36 | 来源:联合日报

原标题:“及时雨”暖基层情 ——省政协赴滨州市惠民县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小记

  秋雨绵绵,夹杂着丝丝清凉。

  与清凉的天气不同,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成官社区的广场上“热火朝天”,一大早就挤满了远近邻里乡亲,他们围在省政协“社会公益”委员服务团的桌子前,等待省政协委员们为自己“解惑答疑”。

委员讲法“评评理”

“俺想要他们给开税票,物业公司就是不肯开。俺年纪大不懂法,需要律师您给评评理。”胡集镇成官社区的赵大爷和社区的物业公司一直存在“解不开的疙瘩”,因双方都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而互不相让,这次听说省政协“社会公益”委员服务团来基层“送法律”,赵大爷一早就等在社区广场上,想找个“明白人”评评理。

  省政协委员、山东民颂律师事务所主任、滨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刘树松就是赵大爷眼中的“明白人”,他为赵大爷详细解释了相关的法律条文,听赵大爷讲述自己的麻烦和烦恼。经过刘树松委员的开导,赵大爷的心情也是“多云转晴”,表示会通过正规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基层群众的问题‘宜疏不宜堵’,尽量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刘树松委员说。

  无独有偶,省政协委员、山东法策律师事务所主任、民建省委法制委员会主任张法水的咨询台前也是围满了前来咨询的群众。

  “离婚的农村妇女如何最大限度保障权益?婚前分手,高价彩礼能否要回?外嫁女能否享受娘家所在社区的政策优惠?”当地社区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向张法水委员提出了“连珠炮”的问题。

  张法水委员认真聆听,并耐心地为其作了详细解答。

  “基层工作千变万化,遇到的问题具体而细微,我们虽然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是面向实际工作时还是感觉力不从心,省政协‘送法律’进基层,正好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当地社区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说。

委员问诊“把把脉”

  广场的另一边,由政协委员、专家组成的名医爱心义诊团队也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热情接待了前来就诊咨询的每一位社区居民,亲切沟通交流、认真倾听需求、耐心答疑解惑,细致讲解健康保健知识,给出专业化诊疗方案,并现场为社区居民提供血压测量、血糖检测、中医把脉、病情诊断、用药指导及康复建议等服务。

  “我患高血压好些年了,一趟趟往济南的大医院跑太麻烦,省政协委员送医上门确实帮了大忙,病情解释得清清楚楚,还教给我日常保健的方法。”前来咨询健康问题的张大妈对委员服务团赞不绝口。

  “这次前来义诊的医生都是挂号难的‘名医’,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切实提高了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疾病预防能力,真正将知识、健康和优质医疗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胡集镇成官社区工作人员小刘说。

委员服务“送温暖”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值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省政协“社会公益”委员服务团部分成员赴惠民县胡集镇河沟村看望慰问了滨州市慈善楷模陈美常老人。

  “党给了我这么多,教会了我这么多,我怎么也要做点什么,我要再多活几年,多献点爱心,将做好事进行到底。”九十岁高龄的陈美常老人郑重提出了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心愿。

  陈美常的故事感染和感动了委员服务团的成员。

  随后,服务团前往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敬老院,为老人们送来了关爱和温暖,陪伴老人们欢度幸福时光。

  在敬老院里,到处都是一片热热闹闹的场景。委员服务团为老人送去了康复器具、文体用品,与老人们亲切交谈,询问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情况及身体状况,叮嘱老人们要爱护好身体。

  “家家有老人,人人会变老,省政协‘社会公益’委员服务团不仅给敬老院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更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与关怀。”胡集镇敬老院工作人员说。

  ……

  “及时雨”暖基层情。“社会公益”委员服务团是政协委员履职“服务为民”的一个缩影。“省政协党组和葛慧君主席高度重视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根据省政协统一部署,近期省政协6个委员服务(宣讲)团分别深入基层,带动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集中开展以‘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学校,惠民生促发展增共识’为主要内容的‘走基层送服务’活动,真正多办民生实事、多解民生难题、增进群众福祉,以履职实践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省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委员会主任、机关党组成员张丽波说。

(记者 张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