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第一窗”联合网

滕州政协为探索农文旅高效融合发展献计

2025-05-18 14:10:37 | 来源:联合日报

原标题:聚焦“千年故城、薛国遗址”,滕州政协为探索农文旅高效融合发展献计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中,滕州市政协主动扛起思想引领之责、释放协商聚识之效、彰显服务大局之为,围绕“千年故城、薛国遗址”这一文化瑰宝,于4月22日开展双月协商,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深度耦合,进一步推动滕州文旅融合再迈新高度、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4月22日,滕州市政协“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 统筹推进‘千年故城、薛国遗址’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双月协商会议召开。

市委定向

绘就融合新画卷

泱泱古薛,世代绵延,水秀山青,地沃天蓝,北辛文化由此发端。坐落在滕州南部的薛国故城遗址,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东周古代城池之一,也是滕州市“一城一园一山一水”农文旅融合蓝图中最耀眼的篇章。

古城墙

近年来,滕州市委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将薛国故城遗址公园建设纳入全市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在“一城一园一山一水”的总体思路中,薛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被定位为滕州南部文旅发展的核心项目。计划通过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持续深化“农是根、文是魂、旅是花、富是果”的理念,将薛国故城打造成集文物保护、科普教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园区,成为展示滕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聚智献策

共谋发展大文章

4月14日,滕州市政协副主席黄玉传带队进行协商前的调研。

人民政协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在推进农文旅融合的“大棋盘”上,滕州市政协连续四年将乡村振兴列入首个双月协商议题,成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实践。“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通过历史资源的有效挖掘利用,促进农文旅融合增值、增质,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强、农村美、百姓富。”滕州市政协主席薛登峰在会上点题。

协商当日,与会人员驱车百余里,察看现场、听取介绍,从文旅融合的亮点,到产业振兴的瓶颈,委员们“精准把脉”,与群众亲切交谈,为座谈会上“对症开方”打下基础。

与会人员到北辛遗址文化馆考察。

滕州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谢经雷从打造历史人物IP、文物遗址IP、典故成语IP、民俗非遗IP四个维度,阐述了构建古薛文化IP矩阵的建议,彰显了思考的全面性、立体性。

滕州市规划设计院院长夏洪亮常委立足自身优势,针对薛国故城遗址规划提出:“要突破传统的‘就遗址论遗址’思维,通过空间重构、功能重组、制度创新,实现文物保护与城乡发展的动态平衡;以‘全域统筹、分级管控、微创介入’为核心策略,规划重构‘城-遗-乡’共生关系。”

“如何从名字到名片、从名片到名品、从名品到名牌,利用好青铜陶器等文物、奚仲造车等历史,把遗址建好、把故事讲好、把符号用好、把服务做好?”滕州市政协委员梁志明建言思路想得深。

“核心就一句:让薛国故事从‘教科书里抠字’变成‘朋友圈里刷屏’!让老百姓在保护中赚钱,让年轻人在玩乐中传承,把研学做成游乐场,孩子们边挖沙寻宝边学历史,家长抢着买单,多好!”作为委员中的90后,滕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李乾坤的发言既生动有趣,又透出商机。

……

现场互动环节,牛海燕、党芬、杜红梅、郭鼎丞等委员分别就资金来源、土地性质、道路规划、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疑问,相关部门作了详尽答复。议政现场,委员们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共提出富有见地的意见建议40余条。

委员现场建言,并与相关部门互动交流。

协同攻坚

故城新生续荣光

薛国曾为古徐州首府,是一座有着6万户人家的大都市,自奚仲封于薛,历经夏商周三代,《史记》《左传》皆有记载。这里分布着宫殿、作坊、墓葬等各类遗址,先后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是研究华夏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实证。

2024年,滕州市政协历经5个多月,以保护历史文物、挖掘历史人物、推进非遗传承等内容为子课题,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精心组织调研,提出了《关于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精心打造“一城一园一山一水”文旅品牌的建议案》,尤其在做靓“一园”方面,提出“打造集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肯定,并督办推进。

而今,初具规模的城墙,焕然一新的义市街,供不应求的滕州饺子……无不彰显着“一园”在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故事讲述、民俗文化弘扬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刚健不息,虽难必达;任重道远,弘毅致之。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千年故城、薛国遗址”能够“C位出道”,绘就“看得见文脉、兴得起产业、富得了百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图景。(赵燕 陈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