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卫融合?为什么要体卫融合?怎么才能体卫融合?群众需要什么样的体卫融合?……政协委员在济南市历下区政协“全民健康 体卫同行”“商量”开题会上抛出了13个问题,正是这次“头脑风暴”为接下来的调研和“商量”攒足了劲。
“推动健康关口前移,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就要广泛发动体卫融合的专业力量,将运动健康服务不断送到百姓身边。”这是这次“商量”的主题和共识,也是群众的需求和期待。当下,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慢病患者群体逐步增多,并且还有年轻化的倾向。怎么办、怎么防、怎么治?大家带着问题进社区、进医院、进楼宇。
作为省会济南的核心城区,历下区在体育和卫生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全区体育场地总面积达190万平方米,各类体育场地1362个;汇聚11家省市级三甲医院;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800余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比超过50%。为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惠民实效,调研组实地调研智能健身器材运行模式和居民使用情况,重点考察医养结合与运动康复的融合实践,详细询问保育室、健身房使用及特色运动团体发展情况,摸清了体卫融合工作存在的短板:基层服务设施和资源相对紧张,专业运动处方师人才紧缺,智能化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升,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健康需求尚未得到精准满足。专程赴南京市区考察运动健康促进中心建设情况后,调研组认识到体卫融合工作需要由卫健、体育、教育、医保等多部门组成协同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在“商量”现场,政协委员们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有问有答,碰撞出了火花、商量出了共识。
在设施建设方面,于景耀委员建议:“在新建社区规划中纳入体卫融合配套,老旧社区则通过改造闲置场地增设服务设施。”历下区发改局主要负责同志现场回应,“十四五”期间全区已投入近26亿元用于公园改造和老旧小区健身设施建设,下一步将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
在服务提升方面,山亚男委员建议发挥社区卫生机构主阵地作用,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运动健康干预有机融合,打造健康管理、运动康复、运动医学、中医等与体育相融合的“多专业一体化”特色服务模式。历下区卫健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今年将新增30个健康社区和500户健康家庭,推动健康服务向基层延伸。
真诚交流中,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动康复机构、培育智能运动设备等新业态,为青少年群体建立入学前体能检测数据库,为中青年上班族在写字楼设置健康检测点,为老年人群体构建社区三级联动健康促进平台等7大方面22条建议都得到一一回应,并以建言专报形式报送历下区委、区政府。未来,历下区将发挥好资源禀赋,重点聚焦理念先行、基础建设、融合互促、重点人群、产业引领、宣传引导六个方面,大力探索创新体卫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健康关口前移,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夯实基础,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刘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