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第一窗”联合网

泰安市政协围绕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开展专题协商 护航孩子们“心”路成长

2025-05-15 12:04:49 | 来源:联合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事关千千万万家庭幸福安康。如何织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防护网”?如何让相关教育体系更加健全?如何做到监测预警更加完善、服务保障有效提升?4月21日,泰安市政协“加强家庭学校社会联动,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专题协商会召开,携手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协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蓝天。泰安市委主要领导与来自不同领域的委员、专家学者、特邀代表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汇聚一堂,共商良策,广聚共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造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错位是主要因素。”泰安市心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建光建议,研讨设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统一的培训材料,大力培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统筹组建一支或多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专家志愿者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让传统‘家事’上升为‘国事’,‘依法带娃’成为社会热点。但从调研实际来看,家庭教育仍存在理念偏差、家长教育能力不足、平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许瑞委员与大家分享了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她建议,重视开展挫折教育,有意识培养孩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面对挫折不轻易放弃的优秀品格,塑造其心理韧性。她还提出,将家庭教育服务纳入民生实事,完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线上开发优质网络课程,开通服务热线,线下对家长和其他监护人面对面授课,答疑解惑。

  吴红委员直击痛点,“当前学校在应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时仍存在一些短板,如课程设置不完善、人员队伍力量不足、问题发现渠道单一等。”她建议,构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家长课程中的心理健康内容比例和频率,同时构建协同互助机制,增强学校防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动性。

  “学校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作用的主阵地、主战场。”心理健康指导师纪维建建议,“家、校、生、社”四方联动,广泛实施“心灵护航”行动,让心理健康教育的阳光雨露播洒在每位学生身上,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一次免费的心理个案辅导。

杜红星委员尤为关注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他建议,教育部门组织编写统一的网络素养教育大纲,并在部分学校开展试点,同时完善跨部门协同机制,构建统一的风险评估模型。他还提出,要重视特殊群体的需求,对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给予更多关爱。

  在郑洪伟委员看来,“在互联网影响下,不少孩子自制力差,容易受到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的侵蚀。”他建议,推行“青少年模式”强制标准,要求社交平台建立涉青少年内容三重审核机制,推广网络游戏“熔断系统”,减轻青少年游戏沉溺问题,减少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的概率。

  司法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佀连涛委员调研中发现,除网络不良信息侵蚀、家庭监管功能弱化及教育体系短板问题外,跨部门联动机制有效运行不足、主管部门不明等问题同样对未成年人犯罪防治影响较大。他提出,强化主体责任,构建协作机制,全面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探索建设一批未成年人法治研学基地,开展以案释法,利用全息影像、3D互动、AI语音、AR、VR等数字化信息技术,开设法治“云课堂”、普法小游戏、普法微电影,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推动普法从单向式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转变。张守岭委员则介绍了完善未成年人犯罪处罚的相关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建议明确量刑标准,统一司法裁判尺度,加强社区矫正机构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协作。

  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委员和专家的真知灼见深为认同,表示将认真梳理汇总意见建议,及时采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合力推进。专题协商会只是开始,市政协将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用好‘泰山协商’平台,紧紧围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协商议政,精准献计献策,以高质量建言成果助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泰安市政协主席武林中说。

王兴 董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