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第一窗”联合网

东营市政协以高质量履职助力绘就城市管理“精管善治”美丽画卷

2025-04-21 08:59:20 | 来源:联合日报

原标题:用好月度协商“金钥匙” 共商城市精细化管理“金点子” 东营市政协以高质量履职助力绘就城市管理“精管善治”美丽画卷

2024年,东营市政协紧扣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作为履职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为题开展月度协商,着力提升建言资政能力、拓宽建言资政渠道、畅通建言资政路径,确保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效,以高质量建言资政助推绘就城市管理“精管善治”的美丽画卷。

实现协商议题“选得准”

  近年来,东营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着力打造生态宜居、舒朗大气的特色生态城市,2024年位列中国宜居百强城市第33位。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建好管好特色生态城市”的决策部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新期待,东营市政协密切协商议题与党政中心工作的联系,以“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为题精心组织月度协商,为助力打造特色生态城市“升级版”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2024年5月24日,东营市政协召开“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月度协商座谈会。

推动协商活动“议得好”

  一、精心组织筹备,下好协商“先手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东营市政协认真研究制定协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由市政协领导挂帅,专委会、部门单位、委员、专家等组成的调研组,明确组织领导、调研方式、协商程序、任务目标。按照“有事多商量”操作规程,及时发布协商计划和公告,明确各阶段任务安排和时限要求,多次召开情况通报会和分析研讨会,组织学习城市管理政策法规,为履职建言打下了坚实基础。按照“大题目、小切口”原则,将协商议题细化分解为多个调研方向,确定了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城市管理职责分配等微课题,让有专业特长的专家和委员分别牵头负责,既压实工作责任,又激发委员、专家参与协商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深入调查研究,打好协商“组合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东营市政协坚持不调研不协商、先调研后协商、边调研边协商,自2024年4月起,历时两个月深入东营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通过实地摸排、查阅资料、个案剖析、座谈交流等方式,以“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用“民情日记”记录百姓心声,对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情况深入了解,积累了第一手资料。通过外出调研、商请提供书面材料的方式,充分借鉴南京、无锡、嘉兴、湖州、厦门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拓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思路举措。引导委员、专家结合自身情况,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了解情况,不仅摸清了“内情”,更借鉴了“外智”,为开好协商会议、形成协商成果做足了准备。

2024年4月3日,东营市政协调研组到东营区调研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

  三、广泛协商议政,结出协商“丰收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月度协商会,由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单位通报工作情况,与委员们互动交流、回应问题;邀请委员、专家在分散调研的基础上,深入讨论城市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具体对策建议,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汇集了各方智慧。为形成主题突出、事实清楚、建议到位、文字精练的协商报告,注重充分发挥各参与方的作用,认真征求专家意见建议并反复修改完善,围绕城市管理体制、管理配套、管理方式等5个方面,提出了18条具体对策建议,形成了既有“泥土味”、又具“国际范”的调研成果,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确保协商转化“落得实”

  一、推动高位研究吸纳,让“金点子”成“金钥匙”。“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东营市政协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协商成果,高位推动协商成果从“纸面”落到“地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均对协商报告给予批示肯定,并提出采纳落实的具体意见。去年10月,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10月10日,市政府出台《关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将提高市政设施和园林管护水平、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强化部门联动机制等协商议政建议纳入实施意见,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重点工作任务;10月16日,市住房城建管理局等12部门联合印发《推进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整改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11月8日,召开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会议,吸纳落实协商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推动委员的“锦囊计”变成施政的“路线图”。

  二、助力基础设施改善,变烦心事为暖心事。注重建立协商成果转化运用清单,记录问题解决、建议采纳情况,加强后续跟踪问效,密切与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联系,推动协商成果落地落实。针对协商报告提出的合理配置停车泊位、改造提升城区重点区域基础设施配套、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等建议,东营市组织开展小区内部停车秩序专项整治,新增停车位1500余个,加快电动自行车充停设施建设。开展体育设施进社区和“三件套”(小游园、家长等候区和公厕)建设。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

  三、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为老问题出新解法。注重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形成“调查研究、提出建议、跟踪问效、总结提升”的工作闭环,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夯实基层基础。针对协商报告提出的大力推进数字化监管、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严格规范执法等建议,东营市积极打造立体化智慧化城市管理网络,目前已构建起监督指挥“1中心”、数据汇聚“1标准”、业务支撑“1平台”、城市运行“1张网”、行业应用“N场景”的“4+N”的运管服体系。制定市级层面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细化,填补了该领域的标准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