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第一窗”联合网

“有事多商量”·典型案例丨青岛政协巧绘“企业托育梦”,奏响创新协商“新旋律”!

2025-03-31 15:43:13 | 来源:联合日报

青岛市政协在全国、省两级政协指导下,通过深度协商互动凝聚共识、推进工作,助推“企业办托”在青岛从无到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相关工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1次、人民政协报报道3次。

一、选题的基本考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在构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过程中,企业发展托育服务是重要一环,对于满足企业职工的托育需求,链接各方托育资源,形成高效务实的托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青岛市国有大型企业、外向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产业工人多,在探索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企业托育模式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青岛市政协党组专项统筹谋划,由副主席带队,组织省市政协委员和专家组成45人的调研组,到相关企业和托育机构深入开展调研,定期组织联动协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抓牢协商活动的关键环节

(一)坚持“双向发力”,凝聚通力合作的共识。调研伊始,调研组发现,“企业办托”面临诸多困难:企业在托育人才、医护保障等方面不具备专业优势,面向企业的托育支持政策比较分散、力度不足,部分企业负责人和职能部门同志对企业办托的安全风险、资金来源、内部攀比等问题存在顾虑。对此,召开工作推进会,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相关政策,进一步统一思想。到相关企业组织走访、座谈22次,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22003份。当2万多份问卷反映出广大职工对企业办托的强烈期盼时,企业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纷纷表态,要响应国家号召和职工期待,积极探索企业办托新模式。

2024年9月,青岛市政协调研组集体参加青岛机场职工子女托育园开园仪式。

(二)用好专业力量,推动协商模式创新。按照“企业出场地,政府出钱,第三方机构提供专业服务”构想,先后召开座谈会5次、推进会2次,邀请专家型委员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出谋划策,深入了解职工需求和企业实际困难,聚焦政策支持、经费来源、风险防控和模式选择等4个方面问题深入剖析,根据企业规模、软硬件设施、职工婴幼儿数量、职工工作场所或居住地集中程度等不同特点,分类设计了“企业联盟联合发展模式”“企业+N(社区、医院、职业院校等外部链接)融合发展模式”等办托思路,在实践层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发挥组织优势,联动协作提升协商质效。建立联动协商机制,邀请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政府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办托企业、托育机构的负责人,定期开展面对面协商。通过兄弟政协牵线搭桥,积极推介上海贝思优“育共体”、杭州大华幼儿园嵌入式托育等先进经验。在助推企业办托实践中梳理了建立协调机制、优化业绩考核、加大财税补贴、灵活解决用地、建立数据平台等可供复制推广的对策建议。

(四)持续跟踪问效,强化机制保障。将“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托育服务新模式”列为青岛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年度重点协商课题,与政府职能部门保持密切沟通,持续开展跟踪问效,及时组织再协商、再建言,推动成熟建议尽快转化为制度成果。在普惠托育方面,助推青岛市出台《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托育服务保育费补助和生均经费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将“推动托幼一体化”纳入2024年市办实事。2024年9月,作为唯一副省级城市受邀在全国暨地方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作大会发言,介绍了相关创新经验。

2024年9月,青岛市政协在全国暨地方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作大会发言。

三、形成的几点体会

(一)广泛凝聚共识是提高协商建言效能的应有之义。通过充分协商凝聚了通力合作的共识,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充分表明只有广泛凝聚各方共识,才能形成强大协商合力。要加强与党委、政府工作的有效衔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协商平台,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画好凝心聚力最大同心圆,确保协商议题紧扣时代主题,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关切。

2024年7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山东青岛嵌入式托育模式。

(二)深度协商互动是提高协商建言效能的关键环节。通过组织多次深入细致的协商活动,确保了信息充分交换、意见充分表达和问题有效解决,充分表明深度协商互动是提升协商质量的关键。要不断深化对协商民主的理解和实践,提高政协委员的专业素养和协商能力,深化协商互动的层次,提升协商活动的参与度和实效性,真正通过协商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

(三)创新协商模式是提高协商建言效能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创新定期联动协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表明创新协商模式是提高协商效能的有效手段。要积极探索更加灵活的协商形式,丰富协商内涵,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完善公众参与政策评估方式,发挥专家学者、智库机构积极作用,更好地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对话交流、恳谈沟通,不断提高政协协商的质量。

(四)健全协商机制是提高协商建言效能的重要保障。在协商过程中不断完善各项机制,为形成高质量协商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充分表明健全的协商机制是确保协商活动有序进行、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要继续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协商的选题、议事、反馈和落实机制,确保协商成果能够真正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不断提升政协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