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第一窗”联合网

有事多商量丨邹平:协力助推职业教育成就更多出彩人生

2024-06-24 16:06:34 | 来源:山东政协

“我们公司23岁的朱鑫磊师傅,现任门窗车间班组长,他专业技能强、个人素质高,能够带领团队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感谢鲁中职业学院为我们培育输送了如此优秀的技能人才。下一步,希望加强校企合作力度,通过学校、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跑出‘加速度’,实现产教融合、双向奔赴。”来自山东乾正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永在邹平市政协专题协商会议上这样说道。

5月15日,邹平市政协围绕“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水平 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议题召开专题协商会议。

随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这也让职业教育成为社会各界聚焦关注的重要话题。就邹平而言,2023年8月,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邹平高新区为省级高新区。同年9月,投资12.4亿元的鲁中职业学院新校搬迁投用,硬件设施达到全省一流水平。为抢抓发展机遇,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5月15日,邹平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水平 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议题协商议政,为助推职业教育发展把脉问诊、寻求良策、献计出力。

更有学头,深化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建议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变化,紧扣产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布局,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职业院校教学标准,聚焦食品医药、高端装备、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开设紧缺型、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行业需求,让在校老师教学有动力、学生有学头。”邹平市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守敏建议。

4月16日,邹平市政协调研组到鲁中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实训中心调研。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出台了很多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职业学校对此非常重视,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山东三星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孙德栋提出。邹平市政协委员、山东智维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曲葆煜接过话题说,“建议构建多元、深度的校企合作模式,职业学院积极主动与我市重点企业或周边优质企业共同设立产业学院或订单班,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定制培养方案,实现人才精准输送。”

更有盼头,推动职普融通

2024年初,鲁中职业学院申报的16个“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通过省教育厅审批,每年可招收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1130人。“成才是多途径的。我们不应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看作是层级的关系,它们只是不同的教育类型。”针对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同度不够高的问题,邹平市政协委员、教体局妇委会主任赵淑华建议,“要积极推进职普融通,让职业高中学生也能进入本科名校就读,同时,利用各类媒体和渠道对职业学院、专业、行业发展、学生职业规划、就业等情况加大宣传力度,尤其要加大对职业教育成功人才案例的宣传,让社会各界看到职业教育的前景,认可职业教育的成长渠道,这样职业教育才更有盼头。”

更有奔头,畅通成才渠道

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公布了2023年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他们来自装备制造、水利、环境、冶炼等行业,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国家举办各类技能大赛,对高层次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进行表彰奖励、宣传报道,彰显了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去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项中,我们再获国赛金牌。”鲁中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主任李玲感触颇深,“只有让更多人看到‘蓝领’也能成为高层次人才,职业教育才能更有奔头!”

未来,如何才能畅通职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邹平市政协委员、医疗保障局综合股股长李学锋说道,“建议将技能人才纳入地方人才政策,弘扬工匠精神,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技工院校为基础,改革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开展订单式培养、套餐制培训,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衔接,营造技能成才的良好氛围。”

恳切协商交流中,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路径愈发清晰。协商会在和谐、宽松、热烈的氛围中,讲真话、建诤言、道实情。

“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协责无旁贷。市政协将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提高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以政协之力助推职业教育成就更多出彩人生。”邹平市政协主席孙利华说。

王月 刘丽滨